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部分患者可查到血小板抗体。颅内出血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常见于9岁以下儿童,起病急骤,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斑通常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均,不伴痒感,黏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及口腔。胃肠道、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对治疗反应良好。少数可转为慢性。慢性型较常见,约占80%,女性为多,起病缓慢,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多数患者有皮肤瘀点或瘀斑,可有鼻出血及齿龈出血,也可有口腔黏膜及结膜出血,女性患者月经过多,出血症状一般较急性轻。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有关,因而应平时提高抗病能力,防止外感,避免使用对血小板有不利影响的药物。治疗西药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可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对药物无效者可行脾切除术,其他可配合支持治疗如输新鲜血或血小板等。
本病属于中医之“血证”、“紫斑”范畴。热毒内蕴,热迫血行和肝脾虚损,瘀血阻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偏方1茅针汤
配方:鲜马尾松针60g鲜茅根30g藕节30g仙鹤草15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服至症状消失1周以上。
功效及主治:凉血止血。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偏方2复方益血散
配方:大鹿衔草100g还阳参100g紫丹参50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取药末10g,鲜猪肝(或瘦猪肉)50g,剁细与药末拌匀后,人白蜜2茶匙加水半小碗、隔锅蒸熟后服用。可视病情轻重,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功效及主治:益气摄血,活血止血。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偏方3二草汤
配方:仙鹤草20g紫草10g大枣12枚红糖20g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待症状消除后再服药1周以上以巩固疗效。
功效及主治:凉血止血,活血健脾。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型)。
偏方4复方黄鹤汤
配方:生大黄9g仙鹤草30g鸡血藤30g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功效及主治:补血,行血,凉血,收敛止血。主治血小板减少。
说明:气虚者加黄芪9~15g,党参9~15g;血虚者加当归、阿胶(烊化冲服)各9~15g;食欲欠佳,消化不良者加白术9~15g,焦三仙各9g;大便秘结者生大黄可加至12~15g;大便不干者,可不用大黄。
偏方5泥鳅炖花生
配方:泥鳅250g花生仁150g猪瘦肉100g
用法:同放于沙锅中,加水800ml,烧开后,加姜片和精盐,小火炖至花生酥烂,下味精,淋麻油。分2次趁热食渣喝汤。
功效及主治:养血止血。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营养性水肿。
偏方6蚂蚁红枣汤
配方:红枣10枚干蚂蚁20g冰糖适量
用法:将红枣洗净去核,加水300ml,烧开后,加入干蚂蚁20g和冰糖,煮至糖溶。分1~2次趁热连渣服。
功效及主治:养血止血。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偏方7猪皮红枣汤
配方:鲜猪皮500g红枣15枚
用法:将猪皮洗净切块,红枣去核,同放于沙锅中,注入清水600ml,小火炖至酥烂时,加入冰糖,炖至溶化。分2~3次服。
功效及主治:养血止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牙龈出血。
偏方8水牛角
配方:水牛角30~60g
用法:把水牛角削成薄片,加水煮2小时,1日分2~3次服。
功效及主治:清热凉血。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偏方9仙丹汤
配方:仙鹤草根10~100g红枣50~100g丹参10g牡蛎10g连翘10g甘草10g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
功效及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说明:方中仙鹤草根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情况而异,一般1岁以内者10g,2~4岁者20g,5~6岁者30g,7~12岁者50g,成人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