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指立位时胃位置下降,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本病多见于女性、瘦长无力体型者,也可见于经产妇、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或长期卧床少动者。临床表现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或有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表现,长久直立后和餐后症状加重。本病治疗以内科为主,必要时可手术治疗。中医称胃下垂为“胃缓”,认为长期饮食不节,或七情内伤,或劳倦过度,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而发病。
偏方1仙人球方
配方:鲜仙人球60g瘦猪肉30g
用法:仙人球洗净切碎。猪肉剁成肉饼,与仙人球一起煮熟,每日1剂,晚上睡前顿服。30天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功效及主治:健胃消肿止痛。主治胃下垂。
偏方2五桂散
配方:上肉桂(刮去粗皮生用)1g五倍子(炒)2g何首乌(炒)3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用凉开水送服,1次服完。20天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
功效及主治:活血缓胃,敛气提升。主治胃下垂。
偏方3龙眼鸡蛋
配方:龙眼(桂圆)肉10余片鸡蛋1只
用法:鸡蛋打人碗内,不要搅散,蒸至蛋白凝固、蛋黄未熟时(一般2~3分钟),放入桂圆肉,再蒸10分钟,食之。每日1次,以愈为度。
功效及主治:补益心脾。治疗胃下垂。
偏方4姜面蛋清羊汤
配方:面粉120g羊肉120g生姜汁30ml醋30ml鸡蛋2个用法:将羊肉切碎,调入姜、葱、醋、盐等煮汤;用鸡蛋清与姜汁、面粉做成饼,放人羊肉汤内煮熟,空腹当主食服用。
功效及主治:益气疗虚,安神。适用于身体羸弱、气血虚胃下垂。
偏方5鲫鱼黄芪汤
配方:鲫鱼500g黄芪40g炒枳壳15g
用法:将鲫鱼洗净,同两味中药加水煎至鱼熟烂。食肉饮汤,每日2次。
功效及主治:补中益气。治胃下垂、脱肛等。
偏方6猪肚白胡椒散
配方:猪肚250g白胡椒15g
用法:猪肚洗净切片,同白胡椒共煮熟后分2~3次食用。功效及主治:补益脾胃。治胃下垂及胃寒疼痛。
偏方7荷叶蒂莲子
配方:新鲜荷叶蒂4个莲子60g白糖适量
用法:将荷叶蒂洗净,对半切两刀,备用。莲子洗净,用开水浸泡1小时后,剥衣去心。把上二者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两大碗,小火慢炖2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片刻,离火;当点心吃。
功效及主治:补心益脾,健胃消食,对脾虚气陷、胃弱食滞的胃下垂患者有一定疗效。
偏方8枳壳槟榔汤
配方:枳壳20g槟榔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及主治:降气通便。主治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说明:随证加减。脾虚气滞型,加黄芪30g、升麻5g、木香6g、厚朴10g;气滞腑实型,加大黄10g(后下)、厚朴10g;阴虚肠燥型,加北沙参、麦冬各15g,杏仁、瓜蒌仁(打碎)各10g。
偏方9四奇汤
配方:黄芪20g白术15g枳壳15g防风10g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及主治:升提固脱。主治胃下垂。
四味升阳汤
配方:制附子10g
偏方10四味防炒白术20g焦
焦艾叶7g小茴香7g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饭后服。
功效及主治:升阳益火,振奋脾胃。主治胃下垂(脾胃虚寒型)。
偏方11升提汤
配方:黄芪30g白术30g升麻6g枳壳9g
用法:水煎服,日服2或3次。
功效及主治:益气健脾,升提固脱。主治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