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即产后尿潴留于膀胱,不能排出,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又称为“产后小便不通”。
西医学认为,胎儿压迫膀胱,使膀胱三角区的黏膜充血水肿,膀胱张力降低,加上产后疲劳,会阴产伤剧痛,易致产后尿潴留。中医学认为,小便的正常排出有赖膀胱气化的调节,膀胱气化不利,可致小便不通。
本病以初产妇、难产、产程长及手术助产者多见,是产后常见病之一。
(一)辨证论治
1.气虚型治宜益气生津,宣肺行水,选用补气通脉饮(《女科辑要》):黄芪、麦门冬、通草。
2.肾虚型治宜补肾温阳,化气行水,选用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3.气滞型治宜理气行滞,行水利尿,选用木通散(《妇科玉尺》):枳壳、槟榔、木通、滑石、冬葵子、甘草。
4.血瘀型治宜养血活血,祛瘀利尿,选用加味四物汤(《医宗金鉴》),即四物汤加蒲黄、瞿麦、桃仁、牛膝、木通、滑石、木香、甘草梢。
(二)名医名方
通癃汤(钱伯煊)
1.功效养血平肝,熄风潜阳,通利膀胱。
2.主治产后血虚肝旺,风阳内动,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产后癃闭。症见产后小便点滴而出或无尿,烦躁不宁,手足微搐,口角微抽,腹胀拒按,头汗甚多,不思饮食,舌苔中光边黄腻,脉细数。
3.组成生龙齿、生牡蛎各30克,车前子(包)、熟地黄各12克,当归、白芍、白薇、茯神、猪苓、泽泻各9克,川芎3克,灯心草1.8克。
4.用法水煎服。另外,肉桂末、沉香各
1.2克,琥珀末
2.4克。3味相和分3包,4小时服1包。
温通汤(钱伯煊)
1.功效疏利三焦,温通膀胱。
2.主治适用于三焦气化失宣,水道不利的产后癃闭。症见产后小便不利,腹胀腰痛,眠差,大便干结,舌苔白腻,脉细数。
3.组成当归、白术、茯苓各9克,制香附6克,柴胡、川芎各5克,小茴香、陈皮、炙甘草各3克。
4.用法水煎服。
桂香琥珀散(钱伯煊)
1.功效温阳通经,降气利水,散瘀安神。
2.主治产后癃闭。
3.组成琥珀3克,肉桂
1.8克,沉香
1.5克。
4.用法共研细末,调服。
车前黄芪汤(裘笑梅)
1.功效益肾补气,利水导尿。
2.主治产后小便不通。
3.组成车前子(包)15克,生黄芪12克,冬葵子9克,肉桂末1.2克(吞)。
4.加减若产后恶露未尽者,加当归、川芎;肾虚较甚者,加杜仲、牛膝、桑寄生;膀胱郁热者,加淡竹叶、木通、忍冬藤。
5.用法水煎服。
6.按语本方为裘老治疗产后尿潴留之验方,乃循理究源所制订,产后小便不通乃是膀胱三焦气化失常。本方切合病机,随证化裁,效如O鼓。
尿潴留方(孙一民)
1.功效清热,理气,利尿。
2.主治产后尿潴留。症见产后发热,或因局部肿胀引起小便不通利者。
3.组成赤茯苓24克,猪苓、泽泻、海金沙、萆薢各12克,苏梗、桔梗各6克,蒲公英9克,甘草梢3克。
4.用法水煎服。
八正通淋饮(李祥云)
1.功效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2.主治湿热型产后尿潴留。
3.组成滑石12克,萹蓄、瞿麦、车前子、黄柏各9克,木通、栀子各6克,甘草3克。
4.加减中气不足者,加黄芪、人参各9克;夜寐欠佳者,加琥珀粉3克;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9克。
5.用法水煎服。
温肾通利汤(何子淮)
1.功效扶正益气,温肾通利。
2.主治产后癃闭。症见产后排尿困难,小腹胀痛,甚至小便点滴不通。
3.组成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肉桂、泽泻、通天草各适量。
4.加减恶露不畅加川芎、益母草、王不留行。
5.用法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