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又名槐米、槐蕊。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的花蕾,称为“槐米”。以花蕾个大,花萼色绿厚,无枝梗者为佳;花朵开放时采收的,称为“槐花”。以色黄白,整齐,无枝梗者为佳。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K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性偏沉降,偏行下焦,善清肝及大肠之实热。最宜下部血热之便血、痔血。
【成分药理】槐花炒炭的促凝止血作用比生槐花强;所含芸香苷(芦丁)及苷元檞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芦丁、槲皮素及檞皮苷,能增加心脏收缩力和输出量,减慢心率;槲皮素且能扩张冠状血管,改善血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功能,降低血压,降低肝、主动脉及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治动脉硬化;降低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比芦丁强5倍;芸香苷及槲皮素具有抗炎作用;槐花液能刺激肠黏膜,产生渗出液,故有轻泻作用;芸香苷能降低胃运动功能和因结扎幽门引起胃溃疡的病灶数目;槐花水浸剂能抑制多种皮肤真菌;槐米提取物,对人血淋巴细胞有致突变作用。
【作用功效与应用】
1.凉血止血用于下消化肠道出血之便血、血痢、痔血,《普济方》单用炒槐花碾细,每次9克,早、晚饭前一小时各服一次,白开水送下。伍地榆、山栀、黄连更佳。亦可用于尿血、血淋、崩漏。
2.清肝泄热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可单用煎汤代茶饮,以清肝明目降压。伍白菊花、夏枯草更佳。
现代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颈淋巴结核、毛细血管出血性疾患(槐米、糯米,2:1之比例,炒黄碾细,每日早晨空腹时服10克,并禁止食糖),银屑病(槐花炒黄碾细,每次3克,一日2次,饭后一小时温开水送服)。
【使用禁忌与注意】水煎内服,10~15克,或作散剂,或泡开水当茶饮。外用适量,煎水熏洗。苦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