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家的画面上和摄影师的作品里,常常可以看到一株株风姿袅娜、矫健挺秀、直指蓝天的奇特树木,它就是椰子。
生在海边的椰子树,椰子成熟时,坠落海边,可随海漂流到别的岛屿,在那里扎根生长。椰子能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游遍大半个地球,被称为植物中最有能耐的“旅行家”。
椰子长在其树叶的根部,一棵椰子树一般可以结十几串椰子,每串可挂果一二十个。椰子果为核果,一般为椭圆形或卵状,有的呈三棱形。未成熟的椰子为青绿色,成熟后呈暗褐棕色,果实巨大坚硬,一个成熟的中等大小的椰子果有1500~2000克,故有“热带巨果”之美誉。
椰子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果。椰子又称奶桃、可可椰子,俗称越王头,古称胥邪。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就有“胥邪”的记载。
椰子在我国以海南省的椰子最为著名,海南岛更被誉为“椰岛”。海南岛椰子栽培历史悠久。据《南越笔记》中记载:“琼州多椰,昔在汉成帝时(公元二十年),赵飞燕立为后,其妹献珍物中有椰子席,见重于世。”这充分说明2000多年以前,海南就有了椰子。而文昌县又以其种植面积占全岛半数以上,居全岛之冠,而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的说法。
在海南省各地宾馆或酒家里,椰子是迎宾敬客的佳果。宴席上有这么一味名菜,名叫“椰子鸡”,就是以全椰子加文昌县的文昌鸡制作而成的。这一味名菜,驰名国内外,深受来宾们的好评。
椰子外皮厚滑且软,可保护果实落地时不至于破碎,又可以防止水分的侵入。椰子里面是晶莹清凉的甜水,名叫椰子水。《广东新语》说:“琼人每以槟榔代茶,椰代酒,以款宾客。”
在吃椰子时,要先用大刀(劈柴刀或大菜刀)顺着纤维一刀一刀砍下来剥掉外层的椰棕,露出椰壳,看见上面呈品字形的三个小孔,有两个长相一样的,有一个不一样的,用筷子或小刀从不一样的小孔处戳入,使其芽眼薄膜破开,然后插入吸管,就可以尽情畅饮。风味有点像荸荠,甜中带有椰子特有的椰香。再用锤子敲开椰壳,用小刀刮取内侧的白色果肉,芳香滑脆,冷冻后吃味道更佳。古代诗人曾以“兔脂”、“软银”比喻雪白的椰子果肉,以“琼浆”“碌”赞美香甜的椰浆。如有“白兔脂凝碧玉浆”的诗句,来赞誉其佳美之极。不过一般椰子汁好喝的椰子肉就不好吃,椰子肉好吃的椰子汁就不好喝。
椰汁又称椰酒、椰中酒、树头酒,椰汁离开椰壳味道则变;上午倒出的椰汁较甜,下午较淡。新鲜的椰汁“清如水甜如蜜”,晶莹透亮,可当饮料直饮,口味清凉、甘甜、可口,风味独特,是解暑的极佳饮品。
椰肉为椰子的胚乳,又称椰子瓤,芳香滑脆,柔若奶油。它除可作为水果食用以外,还可以做成菜肴、蜜饯或做成椰干、椰奶粉、椰蛋白、椰丝、椰蓉椰子糖、椰子饼食用。
海南人常用海南优质糯米、天然椰肉及椰汁制成“椰子饭”,也叫“椰子船”。另外用椰子做成的菜肴还有:椰子水晶鸡、燕窝椰子盅等。
椰子,不仅可食用,也可药用。如《本草纲目》中说“椰子瓤,甘、平,无毒,益气,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椰子浆,甘,温,无毒,止消渴,涂头,益发令黑,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中医认为,椰肉味甘,性温,具有补益脾胃、益气祛风、杀虫消疳、驱毒润颜的功效,主治绦虫、姜片虫病及小儿疳积,面黄饥瘦,食欲不振等病症;椰汁味甘,性平,能生津止渴,利尿消肿,用于胃阴不足,咽干口渴,或暑热烦渴,吐泻伤津,浮肿尿少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椰肉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椰子油、糖类和维生素B,、维生素B6、维生素C等物质。椰肉的含油量约为35%,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癸酸、棕榈酸、油酸、月桂酸、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补充机体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驻颜美容,防治皮肤病的作用。
椰汁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多,如果糖、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经常饮用,能扩充血容量,增长气力,改善气色,滋润肌肤。
椰汁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其成分与细胞内液相似,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达到利尿消肿之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患者大有益处。
生长9个月的椰子,曾取汁试用于临床,紧急时作为静脉输液的代用品。由此可以看出椰子是药食两用的佳品。
人们对椰子最大的误会,莫过于以为它清润。其实肉性温,能补阳火,且能强身健体,当脾胃倦怠、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身体虚弱时,将椰肉切碎,并加入适量的鸡肉和糯米,蒸熟后饮食,效力极佳,因为鸡肉、糯米及椰肉三者皆滋补,用炖汤的方式处理,补益功效更加显著。患寒咳时,也不妨吃些椰肉,能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体内热盛的人不宜吃椰子。如果您长期夜睡,爱吃煎炸食物,容易发脾气,口干舌燥的话,也要切记请勿多吃椰子。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胰腺炎、糖尿病等患者忌食。配性凉的银耳或清补的金耳可中和椰子的温燥。
此外,椰子油、椰子壳等也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如椰子油可用于疥癣冻疮的外用治疗。果壳祛风,利湿,止痒,外用治体癣、脚癣:椰壳放炉上烧,用碗覆盖收集其蒸汽,冷凝得馏油,加30%酒精混合后涂患处。
椰子除了其果实有很大的作用外,其他部分的功用也不小:树干质地坚硬,致细耐湿,花纹美观可作家具、桥桩等建筑材料;壳质地坚硬,冷热不变形,可制优质活性炭,或加工成椰雕、乐器等工艺品;椰花可酿制椰花酒,或提炼椰汁糖等;椰衣可制绳索、扫帚、地毯、船缆等,其纤维是沙发椅、床垫、隔音板的优良垫料;根可入药,叶可用于编席。椰子综合利用产品达360多种,有“宝树”“生命木”之称。
【食谱】
烤椰汁软糕
材料:椰汁、牛奶、蛋清各500毫升,玉米粉适量,白糖1000克。
做法:先将玉米粉加入盆中,倒入椰汁,以勺子搅匀;锅放火上,加入适量清水,再加牛奶、白糖并煮沸,然后再倒入和好的玉米粉,边倒边搅,不使结团,待成糊状,将锅离火;蛋清放入盆内,打至洁白;将放入玉米糊的锅重新放火上,烧开后将玉米糊倒入装有蛋清的盆内,搅匀后再倒入抹好油的盘内,然后将盘放在加入适量清水的大盘中,上烤炉烤熟,取出晾凉即成。此糕具有补虚养血、益胃生津的功效。
椰子鸡块
材料:椰子1个,鸡肉500克。
做法:将椰子去外皮,锯开顶端,倒出椰汁后放入沸水锅内煮20分钟,捞出备用;鸡肉洗净,剔除鸡骨,切成鸡丁;鸡丁放入椰子内,加入精盐、味精、料酒、白酱油、葱、姜后拌匀,再倒入鸡汤,盖好盖,放在炖盅中,上笼蒸至熟透即成。此肴具有补益脾胃、去虫消疳的功效。
椰肉糯米粥
材料:椰子1个,糯米200克。
做法:先将椰子去外皮,锯开顶端倒出椰汁,然后将椰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将糯米洗净,加入椰肉块和适量清水,以小火煮成粥。此粥具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之功效。
燕窝椰子盅
材料:椰子300克,燕窝40克,田鸡500克,甜杏仁12克,苦杏仁8克,陈皮5克,盐4克,白酒5克。
做法:大椰子撕去椰子衣,用水洗,擦干净。椰子顶部锯开,去掉椰心,保留顶部作盅盖,保留椰浆水。燕窝预先用水浸透发开,拣洗干净,沥干水。南、北杏仁去衣,与陈皮分别用水洗净。田鸡刮洗干净、去头、去爪尖、去皮、去内脏,斩件。将燕窝、南、北杏仁、田鸡和陈皮放入椰子盅内。盅内加入1匙酒和适量凉开水,盖上椰子顶盖,用纱布封密盖缝。放入锅内炖4小时。加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雪蛤椰子鹌鹑汤
材料:椰子300克,鹌鹑肉400克,雪蛤膏12克,党参20克,枣(干)100克,盐4克,姜4克。
做法:将雪蛤膏隔晚用水浸透发开,拣去黑子杂物,用水漂洗净;椰子取肉,保留椰子水,椰子肉劈去硬皮,用水洗净;鹌鹑洗净,去毛,去内脏;党参、红枣、生姜分别用水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瓦煲内加入清水和椰水,用猛火烧至水滚,放入全部材料煲滚,用中火煲3小时左右。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冰糖银耳椰子盅
材料:银耳(干)200克,椰子200克,冰糖50克。
做法:将椰子剥皮,刮洗干净,在蒂部横锯下约1/5留作盅盖,倒出椰子水;把冰糖放入瓦钵中,加白开水,入笼屉用旺火蒸约15分钟,取出用洁净毛巾过滤,再把滤过的糖水倒回椰盅内;将椰盅加椰盅盖,入笼屉用火蒸约1小时后,放入雪耳(银耳)再炖约1小时便成。
椰子炖乳鸽
材料:雏鸽300克,椰子100克,姜5克,料酒10克。
做法:选肥大之乳鸽,剥净,并放在沸水中烫片刻,取出隔去水分;椰子割去上盖,倒出椰水,取出椰肉;将乳鸽放入炖盅内,上放姜片,倒入椰汁及椰肉,入料酒,注入沸水或上汤两杯半,盖上盅盖,放在沸水锅内隔水炖三小时左右,取出调味供用。
椰子水晶鸡
材料:鸡肉600克,椰子1个,熟火腿150克,鸡蛋清30克。鸡汤适量,湿淀粉8克,盐6克,味精4克。
做法:将鸡肉切成块,加入鸡蛋清、湿淀粉搅拌均匀,然后下入开水锅中烫一下,火腿切成片。椰子去掉外皮,由离顶端3厘米之处锯下当盖。取去椰子汁,去掉椰子肉后,将火腿、鸡肉、椰子汁、鸡汤,调入椰子中,把盖盖好,成原来形状。将装好的椰子放入碗中,上笼屉用旺火蒸到鸡肉焖热为止。
海南椰子船
材料:糯米1000克,椰子1只,白糖200克,淡鲜奶200克(沸水亦可)。
做法:糯米淘净,浸泡数小时后滤去水分晾于待用。取刚结满白瓢的鲜嫩椰子,剥除外衣及硬壳,取出整只肉瓢,在顶端切开小口留盖,倒掉椰子水,将糯米填入椰盅内,同时加入白糖及鲜椰汁,灌入淡鲜奶(或沸水),用椰盖封口缚紧,放进盛有清水的锅中(勿使椰盅内水分渗出)加盖,旺火煮沸,然后用慢火煮约3~4小时,糯米熟透胀满后取出。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却后,解开绑绳,用刀切开,顺直势解成若干块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形块件,摆盘即成。
【食疗验方】
●驱姜片虫、绦虫每次取椰子0.5~1个,先饮椰汁,后吃椰肉,每日早晨空腹一次食完,三小时后方可进食,其效果与槟榔相似,且无副作用。
●心衰患者兼有水肿者椰汁50毫升,每日1次。或粳米50克,煮粥至将熟时,加入椰汁30毫升,煮至粥熟后服。每日1次。
●治脾虚倦怠,食欲不振,手足无力,体弱头昏等症椰肉(切碎)糯米、鸡肉各适量,同煮粥,用油盐调味食用。
●治疗顽癣、冻疮取椰子半个,将烧红的炭放在椰肉内,然后再将椰子放火炉上焙烤,使椰子内外均受到火力,有油质渗出,以脱脂棉蘸油涂患部。如果癣部已长成坚厚的疙瘩,可将椰子油煮滚,趁热涂敷,其热度由患者在应用时调节。
●治湿疹、阴部瘙痒椰壳1个、绿茶60克。将椰壳洗净切成碎块,加入绿茶及5000毫升水,煮滚后转小火煮45分钟,滤渣后加凉开水调至43度,装入水盆中浸洗患部20分钟,每天洗一次,连洗一周。
●解酒后烦渴椰子1个,白糖30克。将椰子打开,倒出椰汁,放入碗中,将白糖加入浆,拌匀即成,服之。
●解酒后胃热心烦取椰子二个,饮椰汁,加适量米醋、生姜4片。
●治酒后吐泻太过、虚弱、乏力、头晕等症椰肉25克切碎,粳米50克,黄芪15克,共煮粥,再倒入椰汁服用。
●治雀斑椰肉200克,淮山药20克,枸杞子30克,仔鸡1只,生姜3片,精盐适量。先将淮山药、枸杞子洗净,椰肉切碎,仔鸡去内脏剁碎;然后,共入沙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文火煲3小时,加精盐适量调味即可食之。有滋补气血、养颜润肤去斑的效果。
●治筋骨疼痛椰子壳、白酒各适量。将椰子壳炒熟泡酒,日服10克,取汗。
治病后气血亏虚,津液不足,口渴而不欲饮,胃脘隐痛,纳食不香等症椰子1个,蜂蜜适量。将椰肉洗净榨汁,加蜂蜜适量饮服。每日1次,连用3~5天。可益气养阴。
●治小儿疳积椰子1个。将椰子洗净,先饮其汁,再食其肉,每日1次,连续2~3天。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的慢性病。表现为小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胀实或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油,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发低热,指纹紫滞。
【传说】
椰子在汉代以前叫“越王头”。越人是古代黎族的先民。传说,一次越王因为打了胜仗,在寨子里庆祝胜利,疏于戒备,晚宴时被奸细暗杀,并将其头颅悬挂在旗杆上通知敌人前来攻寨。敌人攻寨时万箭齐发射向城墙守军,箭却纷纷落在旗杆上。旗杆渐渐长粗、长高,变成椰树,箭也变成椰叶,黎王的头颅变成椰果。敌人看到此景吓坏了胆,不战而退。椰树也就成了黎族人民的象征。剥开椰子外边的椰棕,你会看到椰壳上有三个黝黑的眼,那便是越王的眼睛和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