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加温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推拿加温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拿加温针灸

【手法治疗】①头颈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从患者印堂至神庭穴往返操作5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遍;自印堂到神庭至头维又回到印堂经阳白到太阳穴,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操作3~5遍,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沿颧骨到两耳前往返3遍.用双手拇指分抹前额及面颊部3遍;用两中指揉风池,拿揉颈项两侧肌肉3遍;拿按肩井,按揉四神聪,五指端叩击头部结束.②腹部:患者仰卧,医者按揉患者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每穴3min;用掌摩法、掌根揉法在腹部操作5min:提拿腹肌3遍,最后用内劳宫对准气海穴掌振2min,使热感透达腹内结束.③背部:患者俯卧,医者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侧心俞、脾俞、肾俞穴,每穴2min,用轻柔的滚法在背部往返操作5遍;用掌推法在两侧膀胱经处从上向下推5遍;捏脊3遍,用轻快的拍法结束.④辨证加减:心脾两虚者,加揉按双侧神门、内关、血海、三阴交,每穴2min;推脊柱3遍,擦至腰骶部及肾俞穴达温热感.阴虚火旺者,用头部扫散法沿胆经循行方向从前向后推,配合推桥弓各30遍;按太冲、阳陵泉;直擦涌泉穴;从上向下推脊柱3遍,以通经脉,引火下行.脾胃不和、痰热内扰者,加按揉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并延长摩腹时间.

【温针灸治疗】针刺关元、大、足三里(双)三阴交(双)用1.5寸不锈钢毫针刺入以上穴位1~1.2寸;针刺百会穴0.8~1寸,然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在穴位上施灸,均留针20min.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药用艾条折成约1.5cm长的小段,插在穴的针柄上点燃,每段为1壮,每穴灸2~3壮,使药力循针内传.再用药用艾条在百会穴上进行手拿悬灸15分钟以温热为度,以达通血脉、调阴阳、宁心神的作用.

【功效】通血脉,调阴阳,宁心神.

【临床适用】54例中,显效41例,占75.93%;有效11例,占20.37%;无效2例,占70%.总有效率为96.30%

【经验心得】手法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能调节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相对平衡,用轻柔的手法反复刺激头面部,能使周围神经兴奋,头面部血液循环增加,改善脑组织营养.并且对中枢神经起到了抑制作用.现代医学还认为,脊柱两侧的皮肤是通过节段性神经支配与内脏发生联系,因某一内脏器官的感觉神经纤维,与一定的皮肤肌肉区的感觉纤维都进入相应的脊髓节段.因此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背部俞穴配合捏脊疗法,其手法刺激作用通过感觉神经纤维,在自主神经和体液的参与下对相应的脏腑起调整作用,又加上腹部手法相互配合,最终达到安神宁心的目的.

腧穴与经络脏腑相通,在治病中通过针刺、艾灸对穴位的刺激达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调和,以扶正祛邪的目的.取关元、大椎、三阴交三个交会穴主治本经经脉病证,又兼顾治疗与其相联系经脉的病症;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脏",能疏调胃气,故胃和则卧安;百会穴为诸阴阳之会,《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属于脑."故百会有调整阴阳、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用手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着,简单方便,且无副作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疗法,值得推广.

【方剂出处】王华兰.手法、温针灸治疗失眠症54例.四川中医,2003,21(8):85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