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针刺可愈
适应证:腱鞘囊肿。
使用方法:消毒,然后用针灸针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刺入囊肿,刺破里面的囊膜,然后按揉几分钟。
注意事项:①针刺时最好多刺破囊膜几个点,这样更有利于囊肿内液体的排出。②针刺之后,按揉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3~10分钟。③针刺时一定要避开动脉血管,特别是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治疗的时候,更应注意。④平时也要经常按揉囊肿局部,以防囊肿再次形成。⑤一次未愈者,随时可再次治疗。
2003年的冬天,来了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姬大夫,我的脚上长了骨刺,特别疼,能治吗?”
我让病人脱掉鞋袜,本想好好检查一下,可病人刚把袜子脱掉,就说:“姬大夫,这儿。”我一看,在脚背上,心里想,不可能啊,这个地方通常是不会长骨刺的。用手按了一下,有点硬,用手一推,还能稍微活动,这下我心里有底了,就说:“谁跟你说这是骨刺?”
“其他大夫说的,怎么了?”
我笑了,说:“我可以1分钟之内让它消失。”
“不可能。你怎么做?我可不做手术。”
“不让你做手术,我用针灸针就成。”
“是吗?”
我取针,消毒,刺入,拔出,按揉半分钟,让病人自己摸,“没有了,怎么没有了?怎么回事?姬大夫,太神了。”
呵呵,我笑着说:“你这个根本就不是骨刺,是西医所说的腱鞘囊肿,属于中医上的痰核。治疗时只需要把外面包裹的囊膜刺破,按揉之后让里面的液体散开,等你的身体自己吸收之后,病就好了。”
“哦,不是骨刺啊。”
“不是。不过,现在虽然散开了,但你平时也要好好按揉这个地方,防止刚才外出的液体重新聚集。”
“好,好。四年多的病,你不到1分钟就治好了,真是太感谢了!”
“呵呵,不客气。快,穿上袜子回家吧。”
由于我的门诊针刺、拔罐、放血等这些举手之劳都是不收钱的,病人为了感谢我,后来就给我介绍了好多病人来喝汤药。
临床上,对于腱鞘囊肿,我基本都是用这个办法治疗,见效快,数分钟就能看到囊肿明显变小或消失。轻者一次即愈,重者不过两三次。既方便,又没有太大的痛苦。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对于囊肿较小的,用针灸针就成。对于囊肿较大的,最好用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把针具和囊肿都消毒之后,将针刺入,把里面的囊膜刺破,可以多刺破几处,然后用手按揉囊肿局部,把里面的液体按揉开即可。
这里要注意的是:
1.有的囊肿在动脉附近,注意不要刺穿动脉血管。
2.不管囊肿的大小,针刺后都要经常按揉局部。
3.如果一次未愈,再次针刺的时间不必刻意选取,只要条件允许,随时都可以进行。
最后,我说一下这个办法的来源。
有一次,去看望农村的一个朋友。刚进家门,就看到院子里围着一些人。
走上前去,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有一个30多岁的人把一只手放在桌子上,手掌朝上。这时,朋友的父亲脱掉他的布鞋,拿在手里,对着桌子上放着的手腕狠狠地拍了下去,只听见“啊”的一声叫。
“好了。”朋友的父亲说。
我忙问怎么回事?朋友告诉我说他的父亲在为这个人治疗“筋疙瘩”。
“什么筋疙瘩?”
“来,你看。”朋友说着把我带到这个有“筋疙瘩”的人跟前,让我摸。
一看,在手腕的地方,还有点软软的肿物。哦,我明白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腱鞘囊肿。
“怎么不做手术?”我不大认同这种有点“残忍”的治疗方法,虽然,我也知道治病有时候真的很需要“残忍”。
“你也太书生气了吧,做手术?多少钱不说,还不是照样疼?哪有这样快,你看,一鞋底拍下去,立刻就没有了,多好。”朋友笑着说。
“这样治疗有什么道理?”我问。
“说你书生气十足,还不信,你看,治好病就成,还问什么道理,我爸不知道都治好多少人了,从来没人问过什么道理,你可是第一个啊。”
呵呵,我只能尴尬地笑笑,为自己的不会说话而觉得不好意思。
后来,回到医院,再仔细想想,腱鞘囊肿,说的通俗点不就是外面的囊膜包裹着里面的液体吗,用鞋底狠拍,就是把这个囊膜给打破了,然后,里面的液体流了出来,这样,“筋疙瘩”就变小或消失了。想通了这点,我就在临床上用针来刺破这个囊膜,然后按揉。这样做,不但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而且看起来没有那么“粗野”。
经过多次临床验证,效果确实不错。今天我把它写出来,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用这个简便廉验的办法来治疗“筋疙瘩”,以减少病人的负担和痛苦。
有一个23岁的女性,右手手腕处有1厘米×2厘米大小的一个“包”,自述有点疼,某医院的大夫让她做手术,她不敢,听人说后来到我这里,想中医保守治疗。
我一看,就是腱鞘囊肿。但是,一般的腱鞘囊肿,病人是感觉不到疼的,可她怎么会出现疼痛?问其工作情况,她说在一个服装加工厂上班,每天工作12~14小时,期间,手不停地要动。哦,我明白了,是由于过度劳动所致。
唉,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酒精局部消毒,打开2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塑料包装袋,取出针头,刺入,在囊肿的四周和根部刺几下(刺破囊膜),拔出针头。随着针头的拔出,囊肿里面的积液由皮肤向外溢出,颜色有点发黄,质地黏稠。这时,嘱咐这个女孩忍住疼的同时捏住囊肿就向外挤。1~2分钟后,黏液不再外出,于是,再用大拇指按揉囊肿部位两三分钟。然后,让病人看,呵呵,基本看不见了。这个女孩用手摸了一下囊肿部位说:“感觉里面还有点。”
“一个是囊膜还存在,另一个是囊膜里面还可能存有少量的积液,你回去了之后一定要用手好好按揉,这样,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我说。
“好。多少钱?”女孩问。
“呵呵,举手之劳,不收钱。你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按揉,即使按揉的时候,囊肿部位有点疼也要做。”我真的很担心复发。
果然,1个月后,这个女孩又过来了,还是来看这个病,同样的治疗方法,同样的操作,同样的效果。
知识卡片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在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状物质的良性肿块。
多数学者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发生炎性变,黏液渗出而形成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最多见于腕背、腕桡侧、足背,其次是腕掌、手掌、近侧指间关节,膝关节及腘窝亦可发生。生长多较缓慢,也有突然发现,少数可自然消失,复发率高。本病中医古称“腕筋结”“腕筋瘤”“筋聚”“筋结”“痰核”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