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证针灸治疗处方与部位方法_针刺哪里穴位效果最好

养生之家导读:脱证针灸治疗处分与部位方法是什么?针刺哪里穴位效果最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脱证是指突然汗出,目合口开,二便自遗,甚则神昏为主要表现的急危病证.《临证指南医案·脱》篇中就有指出"脱之名,惟阳气骤起,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危,一时急迫之证,方名为脱."一、病因病机

各种疾病危重阶段,或邪毒内侵,内陷营血,或亡血失精,耗气伤阴,致气机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或阴阳之气不相维系"而发为本病.

  1. 外中邪毒、虫毒、金创:外感风热、暑湿、疫气之邪,以及猝中虫兽邪毒,不仅可因来势迅猛而遏阻阳气,扰乱气机,遏阻血脉,而且可因邪热内盛而耗气伤津、动血,从而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猝然金创,大出血更可造成阴阳离决之势.

  2. 2.png

2.内伤七情与饮食:暴怒、惊恐、饱餐、饥饿酗酒可直接破乱气机,还可借助积食、停饮、蓄痰、留瘀而间接加剧气机逆乱之势,均可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因长期内伤与禀赋较弱而形成的气血阴阳虚衰之体,既易助长外邪而伤正,又易滋生饮、痰、瘀等病理产物而遏阳,从而极易导致脱证.

3.误施汗、吐、下法:凡不该用汗、吐、下三法而误施者,可因伤津耗气而促成正气欲脱之势.

寒邪伤阳,热邪伤阴,皆可致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或维系而发脱证,其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外感多为因实致虚,内伤则可虚中夹实.

二、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声低息微,目合口开,手撒尿遗,舌淡,苔或白润或红而干,脉微细欲绝.

【治法】益气固脱.

【处方病性取穴:百会神阙关元

病位取穴:

(1)局部取穴:素髅

(2)循经取穴:内关气海足三里

【方义】病性取穴为气脱证基本处方;素鬱为任督二脉相交接之穴,转枢阴阳,开窍醒神;内关为心神之元汇聚之处,宁神定志,调理血脉;气海为肓之原穴,益气补虚,回阳固脱;足三里补益气血,以资化源.

刺灸方法】针刺补法,百会、神阙、关元、气海重灸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