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证针灸治疗处方与部位方法_针刺哪里穴位效果最好

养生之家导读:气虚证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那么,气虚证针灸治疗处分与部位方法是什么?针刺哪里穴位效果最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概念】气虚证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觋】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病机分析】由于元气不足,推动无力,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卫外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常见病种】咳嗽、哮喘、泄泻、心悸、眩晕、癃闭、月经先期、痛经、崩漏、小儿遗尿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冠心病、髙血压病、梅尼埃综合征、前列腺增生、月经不调、功籠失调性子宫岀血、子宫脱垂、小儿遗尿等).

【治法】益气补虚.

1.png

【处方】膻中气海足三里

【随病配穴】咳嗽配列缺、肺俞,哮喘配膏肓、定喘,泄泻配脾俞、三阴交,心悸配心俞、巨阙,眩晕配百会、太阳,癃闭配肾俞、膀胱俞,月经先期配脾俞、三阴交,痛经配三阴交、子宫,崩漏配隐白、脾俞,小儿遗尿配中极、肾俞、肺俞.

【剌灸方法】针刺补法,可灸.

【方义】膻中为心包经之募穴,气会穴,又为手足少阴、足太阴、手太阳经与任脉之交会穴,本穴位于两乳之间,正处胸之中央,善调胸中之大气,主一身之气,为治疗各种气病之要穴.气海为任脉腧穴,肓之原穴,具有回阳益气之功,为治气虚诸病之要穴,正如《类经图翼》曰:"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下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本穴具有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强壮保健之功.膻中为上气海,气海为下气海,一上一下,斡旋一身之大气.再配以足三里,使气血生化有源,三穴相伍,协力而行,使益气补虚之功益彰.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