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针灸甲乙经》:"肠,中郄主之."那么中都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出处】《针灸甲乙经》:"肠,中郄主之."

【别名出处】中郄《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太阴《外台秘要》大阴《针灸学》

【穴名释义】本穴上有阴陵泉穴,下有蠡沟穴,后有漏谷穴,前有条口、巨虚穴.四周诸穴,具有凹下如泽之意本穴居其中,犹泽中之丘也,颇合"都"字之义.更以本穴位于膝踝折中处,为足厥阴肝经之郄穴,为肝之气血似水之流聚为肝经脉气之都会与统率,故名之以中,而曰中都.

【定位】在内踝上七寸胻中,与少阴相直(《针灸甲乙经》)。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部;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肌支.

【归经】本穴属足厥阴肝经.

【类属】本穴为足厥阴肝经之郄穴.

QQ截图20200205142612.png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取穴(见图)

【作用与功效】疏肝理气,理血调经,通络止痛.

【主治】胁痛、腹胀、疝气、少腹痛、月经不调、崩漏、恶露不绝、下肢痹痛.

【刺灸方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放散至膝部.

可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应用】胁痛、腹胀配期门、章门、阳陵泉穴;疝气、少腹痛配归来、维道、气海穴;月经不调配三阴交气海、肾俞穴;崩漏、恶露不绝配隐白、足三里、血海穴;下肢痿痹配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穴.

【临床应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