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门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灵枢·本输》:"溜于液门."那么液门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出处】《灵枢·本输》:"溜于液门."

【别名出处】掖门《备急千金要方》腋门《针灸甲乙经》

【穴名释义】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脉属三焦,穴为水性,荥者小水,脉气由此始发,转入于海,因名液门.

【定位】在小指次指间陷者中(《针灸甲乙经》).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背神经.

【归经】本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QQ截图20200203165330.png

【类属】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属水.

【取穴方法】俯掌握拳.在手背部,第四、五指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凹陷中,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见图)【作用与功效】清热泻火,疏经活络.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肿、牙痛、热病、疟疾、手背肿痛、手臂挛痛.

【刺灸方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可扩散至手背;或针尖向手腕部,不断运针,针感可沿着三焦经经脉循行向上到肘部.可灸,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3~5分钟

【配伍应用】头面五官疾患配外关、下关穴;热病、疟疾配大椎穴;手背肿痛配合谷穴.

【临床应用】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神经性耳鸣、颈部软组织损伤、肩周炎.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