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支."
【别名出处】发际《灵枢·热病》、天庭《刺疔捷法》
【穴名释义】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
【定位】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归经】本穴属督脉.
【类属】本穴为督脉与足太阳、足阳明经之交会穴.
【取穴方法】仰靠坐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取穴(见图).
【作用与功效】清头散风,镇静安神.
【主治】癫、失眠、头痛、眩晕、鼻渊、鼻纽、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
【刺负方法】平刺0.3~0.5寸,局部胀痛感.可灸,艾条温灸5~10分钟.
【配伍应用】癫配人中、鸠尾、丰隆穴;失眠配神门、百会、三阴交穴;头痛配头维、风池穴;眩晕配百会风池率谷穴鼻渊配印堂、迎香、合谷穴;鼻配迎香、少商、庭穴;目赤肿痛配太阳、太冲穴;迎风流泪配风池、承泣、攒竹穴;目翳配睛明、球后、瞳子髎穴.
【临床应用】脑血管病(针刺中风患者,可使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管袢清晰度改善,并且降低患肢的痛阈)、颈椎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