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边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针灸甲乙经》:"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那么秩边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出处】《针灸甲乙经》:"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

【别名出处】无.

【穴名释义】膀胱经诸穴依次排列,秩序井然,该穴正当背侧最下边,因而名之.

【定位】在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针灸甲乙经》).

【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处;布有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归经】本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QQ截图20200202203753.png

【取穴方法】俯卧.在臀部,平第四骶孔后,当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穴(见图).

【作用与功效】强腰脊,理下焦,清湿热.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便秘、小便不利、阴痛、阴肿、痔疾.

【刺灸方法】直刺1.5~3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治疗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或向前阴方向斜刺呈80°,进针2.5~4寸,针感向小腹及前阴方向扩散治疗前阴及小腹部疾患.

【配伍应用】腰骶痛、下肢麻痹配肾俞、委中穴;小便不利配膀胱俞、委阳穴;便秘配支沟、大肠俞穴;阴肿、阴痛配曲骨、蠡沟穴;痔疾配承山、会阳穴.

【临床应用】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尿潴留、尿失禁、膀胱尿道炎、淋证.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