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病,其发病率高,且有逐渐上升趋势。高血压是指血压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在未服用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人高血压在160/95毫米汞柱以上,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中医学认为,高血压主要与肝肾的阴阳平衡失调或痰湿壅盛有关。素体阳盛,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或老年肾亏、久病伤肾,导致肾精亏耗,肾阴不足,阴不制阳,均可导致肝阳上亢而发病。或者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痰湿郁而化热,痰火上扰亦可致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又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后期则发生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后者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如肾小球肾炎、主动脉狭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颅内疾病等,均可出现高血压症状。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比较长,因而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的范畴。
方法一
【取穴】足三里,绝骨。
【灸法】按艾炷瘢痕灸法常规施术。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加艾炷施灸,每穴连续灸5~7壮,艾炷如黄豆或半个枣核大,灸至穴上能见到小水疱为度。灸完贴清水膏或纱布覆盖以保护灸后疮面,并促使发灸疮,待灸疮愈合后再行复灸。一般灸3~5次,血压即可平稳下来。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二
【取穴】第一组:绝骨,神阙,百会。第二组:百会、足三里、曲池、涌泉。
【灸法】取艾炷如麦粒大,当艾炷燃烧至1/3~1/2时,即去掉另换一炷。每穴施灸3~5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止,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若灸后起疱,应保持局部清洁,谨防感染。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三
【取穴】百会。
【灸法】取艾炷如麦粒大,当艾炷燃烧至1/3~1/2时,即去掉,另换一炷,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止。每次灸3壮,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四
【取穴】足三里,绝骨,涌泉,神阙,内关,百会。
【灸法】取新鲜生姜一块,切成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大小视施灸部位及所用艾炷大小而定;用针于生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如病人在施灸过程中觉局部有热痛感,可将生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微提起,稍停放下再灸,或随即更换艾炷再灸,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5~7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隔日灸1次,5~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五
【取穴】足三里,悬钟,内关,百会。
【灸法】先在施灸穴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以增加黏附作用,再放上艾炷如麦粒大点燃,当病人稍觉热烫时即去掉另换1壮。每穴每次着肤灸3~5壮,3次为1个疗程。一般每次灸至以有水疱为度,盖以胶布,促成灸疮,若未发疱,间日再灸;已发,待疮愈后再灸。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六
【取穴】足三里(双),绝骨(双)。
【灸法】将用纯艾绒制成灸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0.5~1寸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先灸足三里穴后灸绝骨穴,每周1~2次,每穴灸1~3壮,10次为1个疗程。一般灸至皮肤微红为度。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七
【取穴】神阙,涌泉。
【灸法】取吴茱萸、肉桂、灵磁石各5克,共研细末,加蜂蜜调和,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饼3个备用。施灸时取制成的药饼贴于上述穴位上。贴药后以胶布固定,再以艾卷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0.5~1寸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施灸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方法八
【取穴】足三里,涌泉,内关。
【灸法】在所选穴位上先施针刺,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取约2厘米长艾卷一节,套在针柄上,从下端点燃,直至艾条烧完为止,待针柄冷却后出针。每穴每次灸治10~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九
【取穴】第一组为中脘,足三里(双);第二组为环跳(双),阳陵泉(双);第三组为风市(双),申脉(双);第四组为肩髁(双),曲池(双);第五组为风池(双),绝骨(双);第六组为身柱,阳关,三阴交(双);第七组为委中(双),照海(双)。
【灸法】用特制的温灸盒,内放2寸长艾卷,从下端点燃,然后将温灸器固定在应灸的穴位上。以上7组,一天只能灸一组,每穴每次灸治25分钟,每穴灸1次,7组7天灸完。每日灸后,用温灸器余热灸肚脐30分钟。7组穴位循环灸5次后,加灸第八组穴即百会、哑门、列缺(双)各25分钟。此后进行8组腧穴循环灸治,直至血压降至正常为止。本疗法循环周期较长,应嘱病人配合长期治疗,切勿半途而废,以免影响疗效。
【主治】高血压病。
方法十
【取穴】曲池,太冲,足三里,风池。
【灸法】取灯心草1根,约10厘米长,蘸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点燃灯心之后,以灵捷而快速的动作,对准所选灸穴位直接点触于穴位上爆灸。一触即离去,并听到爆响“叭”之声,即告成功,此称为1壮。本法灸后局部皮肤稍微灼伤,偶然可引起小水疱,3~4天水疱自行吸收而消失。每日1次,每穴灸1壮,10天为1个疗程。施灸期间可根据病情加穴。若烦躁易怒者,加肝俞;头痛者,加印堂、太阳;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心悸者,加内关。
【主治】高血压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