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热采用燃气炒干机,其导热方式为金属导热为主,动态着热,是利用炒干机转筒温度的高低与炒制时间.控制在制品的温度与含水量。炒热温度控制得当.炒制时间短.茶叶含水量容易控制,叶绿素破坏少,茶叶柔软,可塑性强,成型率高,碎末少。炒热温度控制范围250℃~180℃,前期以散发水分为主,温度宜高,并及时排湿散热;当茶叶含水量降至25%左右时.茶叶弹性减弱,黏性增强,造型效果明显。为增加包揉次数,有利造型,避免茶叶含水量过低,以预热茶叶勾主,温度宜低,炒热时间应逐渐缩短。
速包是将初烘叶放入1.5米×1.5米包揉布中,再将茶包放置在速包机工作盘上,利用机械扭力快速紧缩成南瓜状的茶包,使茶叶卷曲。
松包是将南瓜状的茶包倒入松包机.茶团在滚筒里滚转、翻抛作用下而松散。刚炒热的造型叶,叶温较高(50℃~62℃),应迅速松包,避免闷黄;经多次速包、松包后,叶温降至37℃左右,再行速包、团揉。
球茶是将紧缩成南瓜状的茶包1~3个置于球茶机上、下揉盘问,适当加压(前期轻压,中期重压,后期轻压),开动机器.使茶球在上、下揉盘间滚动,在棱骨和立柱作用下,茶团受到搓揉挤压,使茶条卷紧,完成球茶作业。团揉时间5~8分钟左右。
炒热、速包、团揉、静包定型等过程是台式乌龙茶造型工序,也是台式乌龙茶色香味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其造型时间长,在热化学作用下,使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多糖及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加剧,促进醛、醇及其他芳香物质的生成。同时对有青臭气、苦味的儿茶酚、醇、醛发生同分异构作用,使苦味消失,滋味鲜爽。
团揉造型工序约需10~12小时。
⑧再干
采用燃油式自动烘干机或燃气式手拉烘干机,风温90℃~100℃,摊叶厚度1~2厘米.烘至足干。台式乌龙茶重视“火功”,即“焙火”。花果香明显、滋味醇爽的台式乌龙茶焙火.采用低温短时的方法,焙去表面水,保留茶叶固有品质,便于贮藏。而对于中低档的台式乌龙茶焙火,采用低温慢烤的方法。烘烤温度变化,“焙火”时间长,利用热化学作用,去除青气,发扬茶香.去除苦涩味。“焙火”作业多采用茶叶烘焙箱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