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乌龙茶做青间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要求在65%~80%,做青历时8~12小时。台式乌龙茶由于鲜叶原料幼嫩,叶表皮、角质层较薄,为保护嫩梢和青叶叶脉的完整性,避免青叶特别是嫩梢受到太重的摩擦,使酶促氧化作用过速,因而前2次或3次采用搅拌.以搅拌代替闽式乌龙茶的摇青。
搅拌采用翻拌青叶数个来回或轻轻拍青(俗称做手),也可采用机械轻微振盗青叶。搅拌时间随着搅拌次数由少到多,搅拌的力度也随搅拌次数增多而逐渐增大。搅拌适宜程度应根据不同品种,视青叶叶色、叶相、香气变化、发酵变化程度和气候等因素灵活掌握,即“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同一品种,如果萎凋重,则搅拌时间宜短;萎凋轻.则搅拌时间宜长。气温低,湿度大,失水慢,叶内化学变化慢,搅拌时间宜长些.搅拌后宜薄摊凉;而气温高,湿度小,失水快,叶内化学变化快,搅拌时间宜短些、厚摊凉。
随着做青水分的散失,青叶柔软性、韧性的增强,第3~4次搅拌采用摇青机摇青,摇青机转速采用无级变速(每分钟1~25转)装备,根据不同品种和做青叶的发酵程度灵活掌握摇青机转速和摇青时间,一般转速采用每分钟1~3转。台式乌龙茶摇青次数多为3~4次,每次搅拌的间隔时间约1.5~3小时左右。摊凉时间由短到长,搅拌时间由少到多,摊叶厚度由薄到厚。同一品种,条形包种茶搅拌时间较半球形包种茶短,即发酵程度轻。
萎凋、室内萎凋与搅拌两个工序是台湾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
④炒青
通过高温炒青,以固定前工序所形成的品质,并使叶质柔软便于揉捻。台式乌龙茶常用90型燃气炒青机。由于台茶原料幼嫩,含水量较闽式乌龙茶高,炒青以高温(260℃~280℃)短时、投叶量少(3千克左右)、少闷多透、透闷结合为原则。待茶叶含水量为58%左右下机,并立即用电风扇散发其水汽与热量,以免茶叶闷黄。
⑤揉捻
炒青叶以轻压、逐步加压和短时为原则,历时6分钟左右,至茶汁外溢,初步成形.即可下机,并及时上烘。揉捻机为望月式揉捻机。
⑥初干
多采用燃油式自动烘干机和手拉式液化气烘干机,初烘温度120℃左右,烘至七成干,茶叶稍有刺手即可下机。初干叶下机后,立即用电风扇将其吹凉.称重分堆,并分别摊放在竹笠上数小时,回润,促进梗叶水分平衡,以便团揉造型。
⑦团揉造型
台式乌龙茶造型机具有:速包机、松包机、球茶机和炒干机。团揉造型全程10~12小时。
初烘叶经摊凉,梗叶水分平衡回软后,前期采用“速包、松包”作业,反复进行多次。待茶叶微卷成团,进入“速包、球茶、松包”作业,反复进行4~5次。
中期进入炒热一“速包、松包”作业,“速包、松包”反复进行4~5次,待茶叶温度降至常温后,重复“速包、球茶、松包”作业4~5次.静包定型。在整个造型过程中,炒热需进行4~6次。定型时间逐次增加,第一次0.5小时,最后一次定型2小时左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