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约为0.3%~0.5%,其中红色变性者为7%~8%。由于部分患者肌瘤小而又无症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高于上述数字。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变性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肌瘤的血管发生退行性变,血管内栓塞形成合并溶血,血红蛋白渗入组织内所致;也有人认为:最初肌瘤由于血供减少引起脂肪变性,妊娠期血量增加,加上类脂物质的作用引起的溶血,导致红色变性的发生。剖面呈暗红色,如半熟牛肉状,腥臭、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镜下可见假包膜大静脉及瘤体内小静脉都有栓塞,并有溶血,肌细胞减少,脂肪小球沉积等。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既往有子宫肌瘤的病史,此次妊娠期出现剧烈腹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
2.体征体温可升高,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瘤位于子宫前壁时更明显,腹部可扪及痛性包块。
3.辅助检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声像,较以往明显增大;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
二、误诊概况
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报道的误诊病例也不少,但确切的误诊率尚未见统计。较多见的误诊病例是浆膜下肌瘤红色变性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破裂,或右侧肌瘤红色变性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常因患者孕前或孕早期未能检查发现肌瘤有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