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不是不吃鸡鸭鱼肉,吃素,也不是只吃生的。其实,清,就是清爽,不要过于油腻;淡,就是口味淡.不要放过多的盐。在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前提下,清淡饮食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把吃清淡饮食理解为不吃鸡鸭鱼肉,一味吃素,就有可能出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缺乏,轻则精神不振、体力不足、免疫力低下,重者会导致脑损疾病。另外,清淡饮食不是不吃盐,而是不摄入过多的盐。因为,摄入过多的钠会造成血压升高和肾脏功能损伤。其实,限盐就是限制钠的摄入。营养学上定义的“无盐饮食”,也不是指一粒盐都不沾,而是指每人每天通过食物摄取的钠不可过量。
粗粮,是指简单加工的粮食,所以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比如,含碳水化合物比细粮(经过精加工的粮食)要低,含膳食纤维、植酸较多,富含B族维生素。如果每人每天从粗粮中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长期如此,就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阻碍钙、铁、锌、磷的吸收,影响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平衡。使人的微量元素缺乏,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力,甚至影响生殖力…总之,粗粮有利有弊,适量吃粗粮有利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食用全谷物及粗粮,可显著降低中风危险,有利于防癌等。但是,粗粮也有缺点,不容易消化,营养吸收率低,更不是餐餐应吃,人人适宜。例如,胃肠功能差的人,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小孩、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患消化道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等,最好少吃或不吃粗粮。吃粗粮也应讲究方法,从营养学上来讲,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营养价值更高,可以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粗粮包括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等谷类,以及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干豆类等。全谷物食品是指用完整的谷物种子(包括胚芽、胚乳和麸皮)加T而成的食品,例如糙米、大麦、燕麦等。全谷物、五谷杂粮富含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数百种植物化学物质,脂肪含量较低,是天然的保健食品,既不是人人适宜,又要吃得适量。例如,正常人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即粗纤维)就够了,即每人每天吃250~400克粗粮(其中粗粮不少于50克)、300-5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和30~50克大豆。其实,人们与其一日三餐吃粗粮,倒不如在白米饭中加人适量豆类更实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