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粥的作用功效与做法_桑叶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养生之家导读:粥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粥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粥有着不同的制作方法和作用,那么桑叶粥的作用功效与做法_桑叶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粥方组成】桑叶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桑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服3~5天。

【作用与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

【适应证】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

【粥义解说】桑叶,又名冬桑叶、炙桑叶、霜桑叶,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的叶,经霜后采收,生用或制用。

中医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归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本品轻清疏散,善清风热之邪。《本草纲目》言其“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本草求真》言其“清肺泻胃,凉血润燥,去风明目”。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脱皮固酮、牛膝固酮、谷甾醇、芸香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能排出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煮粥服食,对外感风热、头痛身痛、咳嗽胸痛等,疗效甚佳。

【注意事项与禁忌】一般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多生用,清肺润燥多炙用。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