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茶的风味特点与品鉴_经常喝的好处与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那么南京雨花茶的风味特点与品鉴_经常喝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竹枝词》·清·郑板桥

物种基源

南京雨花茶,为一种松针形细嫩炒青,新创名茶。产于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园林景区。1958年由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创建,为纪念南京雨花台死难烈士而命名。外形细紧,挺直,深绿如松针,因品质优异,造型独特。加工南京雨花茶要求鲜叶芽不能肥壮,采一芽一叶初展,大小长短一致,经杀青、揉捻、搓条、干燥加工而成。1986年商业部评出的十种全国名茶之一,产区也扩大到长江南北的雨花、栖霞、浦口三个郊区,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个县。

风味特点

南京雨花茶是炒青绿茶中的珍品和新品,色、香、味、形俱佳,而花茶的品质特色为紧、直、绿、匀,在采摘和工艺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在谷雨前采摘嫩叶。要长有一芽一叶,制作过程全部为手工完成。雨花茶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南京雨花茶的品鉴

品鉴项目  标准

嫩度  锋苗挺秀,茸毫隐露

条索  竖直、浑圆,形似松针

色泽  银白隐翠

净度  匀净

香气  浓郁、清幽、高雅

滋味  鲜醇持久,回味甘甜

汤色  绿而清澈

叶底  嫩勻明亮,犹如翡翠

茶中营养

茶叶中的糖类有几十种之多,一般含量为干重的20%~30%,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类。茶叶中的单糖有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果糖、核糖、木酮糖、阿拉伯糖等,其含量为干重的0.3%~1%;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棉子糖等,其含量约为0.5%~3%。双糖和单糖通常都易溶于水,故总称为可溶糖,具有甜味,是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之一。茶叶中的多糖,通常指的是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葡萄聚糖、半乳聚糖、木聚糖、阿聚糖、聚半乳糖醛酸等,它们占茶叶干重的20%以上,其中尤以纤维素含量最多,约占干重的8%~18%。茶叶中的多糖类物质,一般不溶于水,含量高是茶叶粗老、嫩度差的标志。除上述三类糖外,与糖有关的物质还有果胶、各种酚类的糖甙、茶皂甙、脂多糖等。

茶叶中含有的糖,多数是不溶于水的多糖,能被沸水冲泡出来的糖仅占总糖量的2%左右,只占茶水溶物的4%~5%,故称茶为低热量饮料。

茶中药理

茶多酚,为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具有生物氧化作用的酚性化合物,又称茶单宁、茶鞣质,因为大部分溶于水,故又称水溶性鞣质。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其氧化产物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遇含铁物质,则形成墨绿色沉淀物。多酚类物质是茶中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活性物质,因含量高,种类较多,故左右茶的质量。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可因茶的品种、制作方法等的不同波动较大。绿茶中,一般含量为15%~35%,也有报道为10%~24%的,有的品种甚至含量有超过40%的。红茶,因为发酵,使茶多酚大部分氧化,故含量大大下降。国内报道,红茶多酚类含量为6%,而国外报道可达15%。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大致可分为六类,它们是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其中以黄烷醇类为最重要,其次为黄酮类,其他酚类物质含量较少。

养生功效

喝茶,可以清除口中黏腻物质,既可净化口腔,又使人心情愉快。常喝茶,如饭后用茶水漱口,确有防龋、除口臭的作用。据近来研究认为,茶叶中,特别是绿茶中主要除口臭的物质,是黄酮化合物中的山柰素和槲皮素等酮醇类物质,此外还有茶多酚儿茶素中的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氨基酸中的茶氨酸和谷氨酸,嘌呤类中的咖啡因、茶碱和微量的皂角素等。这些化合物,能与大蒜中的亚硫酸己二烯酯等恶臭物质起中和反应、附加反应、吸附反应和酯化作用等,其结果,可以驱除挥发性含臭物质的影响,从而达到消除口臭的目的。目前,已有将茶中黄酮化合物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掺于糖果、饮料中,使食品既具食效,又有净化口腔、杀菌消炎、洁净齿面、去除口臭的作用。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