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功血一般发生于45~55岁之间,由于更年期卵巢开始萎缩,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感应性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形成促性腺激素高。
首先是促卵泡激素水平长期升高,但不出现排卵前的黄体生成素高峰,因而虽有卵泡发育但不能成熟,也不出现排卵,形成的卵泡不断发育、不断萎缩。子宫内膜随雌激素的持续作用及波动而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起初子宫内膜不断增殖,经期常见后延,当持续增生的子宫内膜供血不足时,即开始脱落,发生子宫大量出血,月经周期不规则,导致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雄激素:①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负反馈作用,能够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②且有抗雌激素的作用,能增强子宫肌肉及血管的张力改善盆腔充血,改善出血量,同时可抑制子宫内膜的过度增长。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应用雄激素治疗更年期功血。更年期功血者急性失血被控制后,可服用甲基睾丸素5毫克,每日2次,服20天停10天,反复应用3个月;还可每日肌注丙酸睾丸酮50毫克,连续3-4天,用3-6个月每月总量不超过300毫克,主要是防止男性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