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外治方法主要包括中药熏蒸、穴位敷贴、中药塞鼻、推拿手法、针刺、艾灸等。那么乳痈用中药贴敷管用吗?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贴敷疗法中药方与效果、注意事项。
贴敷疗法
(一)局部贴敷
1.适应证乳痈初起及成脓期。
2.操作方法用加味金芙膏(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苏药制字Z04001259。主要成分:姜黄、大黄、芙蓉叶等)或将采集的新鲜木芙蓉叶(嫩叶为佳)、凤尾草、蒲公英各等分,用清水洗净、切段,置容器中,再加入少许冰片、制大黄粉(用生石灰将生大黄微火炒至橘红色研末)共同拌匀,捣碎如泥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病灶部位,注意保暖。清洁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破溃,询问患者的感受。根据红肿大小确定敷药面积,可取大小合适的敷料正确摊药,做到均匀、厚薄适中,不污染他物,敷药部位准确,敷药面积适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感受。包扎:胶布固定,范围大的用绷带缠绕,松紧适宜。每日1次,如病情较重,可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乳痈,多由火毒与积乳互结乳络而成,故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排脓等中草药直接外敷患处,有利于机体吸收,使热毒得祛,瘀滞得解,则病得痊愈。同时该法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亦可避免胃肠道与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度。
4.注意事项使用前先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用干毛巾擦干后敷药。注意皮肤有无破溃,破溃者禁用。用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擦拭或清洗干净。
5.临床应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自1999年起,临床应用加味金芙膏治疗急性乳腺炎、前庭大腺脓肿等,有明显的消肿止痛功能,疗效显著,临床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
尹剑平采用中草药外敷治疗多例乳痈患者,均取得显著的疗效。方药组成新鲜木芙蓉叶、凤尾草、蒲公英、冰片、制大黄。先将采集的新鲜木芙蓉叶(嫩叶为佳)、凤尾草、蒲公英各等分,用清水洗净、切段,置容器中,再加入少许冰片、制大黄粉(用生石灰将生大黄微火炒至橘红色研末),共同拌匀捣碎如泥状,将药泥均匀地敷于整个乳房上,用消毒纱布和绷带固定。每日1次,如病情较重,可换药1次。一般病例的红肿热痛等症均在敷药当天明显减轻,3~7天后,轻者便可痊愈;病情较重者,在半月左右亦可治愈。
蔡文科、史璋英用鲜蒲公英治疗急性乳腺炎20例。取鲜蒲公英160g,洗净煎服,每日分4次服下,连服3日。另取鲜蒲公英400g,用水洗净后,用冷开水浸泡10分钟,加两只鸡蛋清混合捣烂,渣和汁一起搅拌摊在消毒纱布上,外敷乳腺炎病灶处,每日外敷4次,连续3日,疗效良好。
(二)穴位敷贴
1.适应证乳痈局部以肿痛为主要症状,按之发硬,压痛明显者。
2.操作方法
(1)穴位:膺窗、梁丘、足三里、丰隆、天池、内关、期门、肩井、膈俞及病灶局部。
(2)处方: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白芥子各等分,冰片或麝香少许。
各药分别研成细末过筛取粉,混匀后加入冰片或麝香,再调以油膏制成黄豆粒大小之药丸,选定穴位,用酒精或温开水擦净取穴部位的皮肤,然后将药丸置于四分之一伤湿膏中央,敷于穴位上,使药丸和皮肤接触,松紧适中,每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穴位敷贴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对药物吸收发挥药理作用,因而发挥了双重作用。一般乳痈多发于青年女性,多有畏针心理,以穴位贴敷治疗替代,患者易于接受。
4.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用干毛巾擦干后敷药。
(2)敷贴部位严格消毒,皮肤破溃或红肿处慎用。
(3)注意敷贴物的温度,避免因膏药过凉而粘贴不牢或因过热而烫伤皮肤。5.临床应用周春辉用代针丸敷贴穴位治疗急性乳腺炎44例。方用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白芥子各等分,冰片或麝香少许。以上各药分别制成黄豆粒大小之药丸敷贴膺窗、梁丘、足三里、丰隆、天池、内关、期门、肩井、膈腧及病灶局部。每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疗效显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