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阴户肿痛,生疮,局部红肿,热痛,甚或化脓溃烂,黄水淋漓;或阴户一侧凝结成块坚硬,局部肿痛者;或者肿块位于阴道边侧如蚕茧状者,称为“阴疮”,又称“阴蚀”。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外阴溃疡”“外阴炎”“前庭大腺脓肿”等病。急性期可用抗生素静滴或口服,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坐浴,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下焦感受湿热之邪,蕴结成毒,腐肉为脓,而成阴疮,或因正气虚弱,寒邪凝滞气血,瘀积于内,邪气不能外出,内陷于肌肉,日久溃腐,寒湿凝结而成。治疗应按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化之、坚者削之、虚者补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则处理。临床以热毒为主。热毒证,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寒湿证,治以散寒除湿,活血散结。阴疮的预后取决于毒邪轻重,正气强弱。若治疗得当,可以痊愈;若失治或治疗不及时,气血衰败,疮疡溃腐,久不收口,则缠绵难愈。治疗本病应该内外兼顾,在全身辨证用药的同时,重视局部治疗。常用的外治法有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以及手术治疗。那么阴疮用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好吗?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熏洗疗法中药方与注意事项。
熏洗疗法
1.适应证适用于热毒证,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黏稠臭秽。
2.操作方法
(1)熏蒸方:金银花30g,蒲公英12g,黄柏12g,知母12g,川贝母12g,天花粉12g,白及12g,乳香12g,皂角刺9g,牡丹皮10g。
(2)上药煎取汤液1000~2000mL,趁热置于盆器内,药液蒸汽不可过烫。患者先坐于盆器上熏蒸,待药液温度降到37℃~40℃时,坐浸于药液中,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7天1个疗程。坐浴后一般不需再用清水淋洗,清洁毛巾擦干局部即可。(图6-4)3.疗法特点中药熏洗通过热、药的协同作用,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同时,由于热能的作用,促使皮肤、黏膜充血,毛孔扩张,药物通过扩张的毛孔渗透肌肤,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4.注意事项
(1)凡阴道出血,患处溃烂出血及月经期禁用。
(2)治愈前禁止性生活,妊娠期慎用。
(3)熏蒸过程中防止局部皮肤烫伤,用药后观察局部皮肤,有无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一旦出现即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擦拭干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4)室温要适宜,身体暴露部位应注意保暖。
(5)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严禁搔抓局部或挤压脓肿;发病期间,多饮水,不吃辛辣发物。
5.临床应用
本法配方来自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瘰疬科)协定方。多年来,妇科用于治疗热毒型阴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黄海梅将前庭大腺脓肿初期患者4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采用蛇黄洗剂坐浴;对照组21例,采用复方黄松洗液坐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结论:蛇黄洗剂局部坐浴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初期,疗效显著。
赵珂用中药(蛇床子15g,苦参15g,黄柏15g,明矾10g,川椒10g,百部30g,白鲜皮15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坐浴治疗阴疮重症。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每日1剂。治疗3天后复诊,患者外阴红肿、疼痛明显减轻,渗出物减少,臭味消失;治疗7天后,外阴溃疡愈合,患者行动自如。1个月及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李亚俐用中药内服外治法治疗外阴溃疡30例,给予外阴溃疡1号方口服,并用2号方外洗坐浴配合治疗。1号方:生黄芪30g,当归10g,柴胡12g,赤芍10g,白芍10g,薄荷(后下)6g,生栀子6g,生甘草10g等。外阴溃疡2号方:苦参10g,大青叶15g,赤芍10g,黄柏10g等。1个月为1个疗程,临证时再根据具体情况随症加减。经治疗,30例患者中1个疗程痊愈者15例(50.1%),2个疗程痊愈者11例(36.7%);随访半年无复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