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的作用和用途、神奇功效_临床新用途与别名

养生之家导读:氨甲环酸的作用和用途、神奇功效、临床新用途与别名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别名】止血环酸、凝血酸.

【药理】氨甲环酸为抗纤溶酶止血药物,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其止血作用比氨基己酸强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本品作术前用药,可减少术中渗血及减少输血量等.

【制剂】片剂:0.125g,0.25g.胶囊:.25g注射液:0.1g(2ml),0.25g(5ml)

【注意】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食欲减少、嗜睡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即可逐渐消失.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呼吸道感染有人用氨甲环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5例,每次0.5g,3/d,温开水送服,并停用其他药物.

2周后,患者咳嗽、吐痰等症状减轻.支气管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等异常现象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18.png

关于其机制,人们在炎症过程中,感染、胞损伤及抗原抗体反应都可促纤溶酶原活化,生成纤溶酶,产生激肽、组胺等介质,促发炎症与过敏反应.氨甲环酸是抑纤溶剂,它能抑制纤溶酶激活,减少纤溶酶的形成,故能抑制炎症过程.

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系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可激活凝集素、纤溶系统,活化的纤溶酶可使补体C3激活,并可通过替代途径使补体系统活化,而导致原发性组织损害.氨甲环酸特异性抑制纤溶酶,故可阻滞补体系统活化,从而减轻组织损害.据报道,1例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曾经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因严重不良反应减量后,病情恶化,关节肿痛,卧床不起,加服氨甲环酸每次0.5g,3/d,数日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甚至可不扶杖行走.在持续服药1年中,患者病情稳定.

3.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据报道,21例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应用氨甲环酸(1.5~2.0g/d)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另据报道,2例特发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在口服氨甲环酸(每次1g,4/d)后,未再发生水肿,患者有关化验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4.治疗复发性胎盘早期剥离有1例复发性胎盘早期剥离妇女,妊娠26周时阴道出血,实验室检查显示,纤溶活性化引起纤维蛋白溶解征象.给患者氨甲环酸1静脉滴注,4h1次.不久出血停止,凝血系统恢复正常.以后改为口服氨甲环酸维持,直至正常分娩.

5.治疗黄褐斑据报道,徐永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54例,痊愈23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有效者开始见效时间:7~32d,一般在3周左右;对痊愈者中的16例随访10个月,2例于3个月内复发,1例于6个月内复发,复发后给药仍然有效.用法:氨甲环酸每次0.5g,口服,3/d,60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