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呈稀便或水样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症是小儿常见病,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本病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虚弱,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肾虚寒等,均易引起腹泻。所以小儿腹泻的保养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
【饮食宜忌】
宜:宜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吸收为原则,可适当多吃粥、面条、烂饭加蔬菜等。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可分为湿热泻、伤食泻、虚寒泻3种。若因肠道感染引起湿热泻,饮食应忌乳制品、生冷瓜果、瓜子、果仁、巧克力及油腻之物,特别要禁食不易消化和不洁的食物,蔬菜类也最好榨汁饮用,可吃些稀粥,等疾病好转再逐渐增食;若因饮食无度而造成伤食泻,则要特别禁食油腻食品,可以食半流质的粥汤或葡萄糖水等,也可加喂促消化的食物,如山药、山楂水等,等病好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若因脾胃虚弱、感受风寒引起虚寒泻,则要忌食寒凉食品。
宜:食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在常见的瓜果蔬菜中,马齿苋、山药、胡萝卜、豆角、薏米、白扁豆、山楂、乌梅、糯米、乌鸡、苹果、荔枝等都具有一定的止泻作用,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和口味,选择若干类食品,清洗干净,精心烹制,喂给宝宝吃。注意适当补充体液。反复的腹泻会导致宝宝体液不足,这时候需要及时为宝宝补充体液。从医院和药店可以买到口服补液盐,其内含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被称为“生命之水”。也可用自制的盐米汤或糖盐水在家里进行补液,经济实惠,方便可行。
忌:忌食大补的营养品。腹泻会导致孩子身体虚弱,消化吸收能力也相应减弱,喂大补的营养品,不但不容易消化吸收,反而会加重腹泻。即便孩子腹泻初愈,因阳气未复,马上给予大量营养品只会加重孩子的脾胃负担,影响康复。
【食疗妙方】
大米茶
原料:大米20~30克、白糖20克、盐0.5克。
做法:先将大米放入炒锅炒黄;将炒好的大米放入锅中,加300毫升水,煮取200毫升米汤,在米汤中加入白糖、盐调味即可。功用解析:此品可温补肠胃,治疗小儿腹泻等不适。
人参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5~10克、人参2~5克、大米50克。
做法:先煮扁豆,将熟时入米同煮成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人参汁兑入,调匀即可。
功用解析:健脾止泻,益精补肺。人参补肺健脾;白扁豆健脾养胃。
糯米车前草粥
原料:鲜车前草15克、糯米50克。
做法: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车前草洗净,切碎,加水煎取汁;将车前草汁加入糯米中熬煮成粥。
功用解析:糯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敛汗的功效,适宜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体虚自汗、盗汗者,神经衰弱者,肺结核患者食用;车前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小儿腹泻有良效。
鸡蛋黄油
原料:鸡蛋2~3个。
做法:取出鸡蛋黄,将蛋黄放铁勺或铝勺中加热,待到熬出蛋黄油即可。
山药莲肉麦芽粥
原料:山药20克,莲肉、麦芽各10克,大米4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山药、莲肉、大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同煮为粥;对入麦芽煎汁、白糖拌匀,稍煮片刻即可。
萝卜牛百叶粥
原料:牛百叶200克、白萝卜50克、大米40克、盐适量。做法:将牛百叶用少许盐搓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块;将大米淘洗干净,与牛百叶、白萝卜一同倒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解析:牛百叶性味甘平,以形相补,可补益脾胃。
马齿苋包子
原料:鲜马齿苋250克,盐、面粉各适量。
做法:将鲜马齿苋去根,洗净,切碎,搓揉后挤去过多水分,切碎,拌入少许盐,搅拌均匀,做成包子馅;将适量面粉加水和匀揉成面团,擀成皮,将包子馅包入皮中,做成包子;最后把马齿苋包子放入蒸笼内,蒸熟即可食用。
功用解析:马齿苋味酸性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可预防菌痢。
【对症按摩要点】
由于造成小儿腹泻的因素比较复杂,所以中医的按摩疗法讲究辨证施治。中医将腹泻分为5种,每种各对应若干穴位进行按摩或推拿。常用的按摩手法有:补脾土、补大肠、推三关、揉外劳宫、揉脐、揉天枢、摩腹、捏脊、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清大肠、清天河水、推六腑、推下七节骨、揉板门、清胃经、清小肠、推四横纹、摩中脘、捏脊、揉足三里穴等,每种手法通常要反复50~100次。
推荐按摩穴位
摩腹
位置:整个腹部。
按摩方法:宝宝呈仰卧姿态,按摩者用四指或全掌按摩于宝宝整个腹部,3~5分钟。按摩时当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做圆周运动,可先逆时针方
向摩2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摩1分钟。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引起宝宝胃腹部不适。
祛病功效:消积止泻,清肠暖胃,治疗小儿腹泻或疳积。
运内八卦
位置: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
圆圈。
按摩方法:宝宝仰卧,按摩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内八卦
上做圆周运动,3~5分钟。
祛病功效: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治疗小儿腹泻。揉角尾穴位置:背部尾骨末端。
按摩方法:宝宝俯卧,按摩者用中指指腹在宝宝龟尾穴处按揉,2~3分钟。按揉
的力度可稍大些,若宝宝感觉不适而哭闹,可适当减轻按揉力度。
祛病功效:治疗小儿脱肛、便秘、腹泻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