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佳果半含春,三月挂枝多喜人。
常食三五胡颓子,何愁内室言腹疼。
——《胡颓子》·近代·肖刚
物种基源
胡颓子果,属常绿灌木胡颓子成熟的果实,又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胡颓子多为野生状态,常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林缘灌丛的阴湿环境,也发现于向阳山坡或路旁,偶有庭园等人工栽培,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诸省。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胡颓子果,味甘、酸,微涩,性平;归肺、胃、大肠经。
2.医学经典
《食疗本草》:“消食化积,止咳生津。”
3.中医辨证
胡颓子果,可止咳平喘、消食止痢,适用咳嗽、哮喘、腹泻久痢、食欲不振等症的食疗助康复。
4.现代研究
胡颓子果实,含糖类、脂肪、鞣质、有机酸及维生素B、C等,对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胡颓子果不应多食,以免引起脾胃失和,腹部不舒服。
传说故事
成吉思汗与胡颓子
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蹄横扫欧亚大陆,为了提高大军的战斗力和远征实力,将一批水土不服拉稀和连年征战、体弱多病的战马弃于胡颓子树林中。待他们凯旋,再经过丢弃战马的那片胡颓子树林时,发现那些被遗弃的拉稀病马,不但没有死,反而都恢复了往日的神威,见主人归来更是呼啸而起,奋蹄长嘶。将士们没想到小小的胡颓子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立即向成吉思汗禀报此事,成吉思汗得知后,下令全军将士立即采摘大量的胡颓子果随军携带。果然,经常食胡颓子果的人和马,比以前更加体力充沛,百病不生,精神抖擞,与敌作战有如神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