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吃葡萄多引起的吗?这大概也是大家“顾名思义”引起的误会。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也就是说,是由怀孕引起的疾病,因其组织形态像一串串的葡萄而得名。
正常怀孕时,男、女生殖细胞即精子、卵子相遇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继而发育成一个胎儿和一个起营养作用的胎盘。但是,若受精卵受某种因素影响,不能正常发育,就可能产生葡萄胎。有的情况下,整个胎盘的绒毛都发生变性水肿,子宫腔内充满一串串水泡样物,而根本见不到胎儿,叫做完全性葡萄胎。如果只有部分胎盘的绒毛发生水泡样变,另一部分正常,因而仍有一定滋养功能。胎儿有可能存活,但极少活到足月,绝大多数胎儿在发现时已死亡,这种情况叫做部分性葡萄胎。
更为奇特的是,在双胎妊娠时,可能其中一个胎儿、胎盘发育正常,而另一个却为完全性葡萄胎。葡萄胎刚从子宫内取出时,为一串串水泡样的东西,水泡的大小不等,壁薄,透亮,水泡之间充满血液和凝血块。若切片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中的胎儿血管消失等现象。由此看来,葡萄胎与吃葡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那么,什么原因会引起葡萄胎呢?
遗憾的是,尽管医学科学工作者做了最大努力,但目前仍不清楚为什么有人会怀葡萄胎,也就是说,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容易发生葡萄胎的线索。总结出的病因有:
◎种族因素:由于葡萄胎多见于亚洲各国,有人认为可能与种族有关。
◎营养因素:研究表明,叶酸及组胺酸的摄入不足,以及饮食中胡萝卜素及动物脂肪的缺乏将导致葡萄胎的发生率增加,故对于葡萄胎高发地区的妇女可采用饮食补充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等方法来预防葡萄胎的发生。
◎感染因素:有作者认为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据研究报道,从葡萄胎及绒癌组织中可分离出一种滤过性病毒,又称亲绒毛病毒。
◎内分泌失调:葡萄胎的发生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且动物试验表明,雌激素不足可能是引起葡萄胎的原因之一。
◎遗传因素:细胞遗传研究表明,染色体的异常在葡萄胎的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全性葡萄胎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父亲,也就是说,母亲的卵细胞是空的,即“空卵受精”学说。而部分性葡萄胎通常是三倍体,这可能是产生于双精入卵(两个独立的精子使一个正常卵子受精)或第一次减数分裂失败的精子使正常卵子受精。
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此外还有侵蚀性葡萄胎(过去也称为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和极少见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也有部分葡萄胎变为恶性。而侵蚀性葡萄胎、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疾病则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行为,即侵犯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并向远处器官转移。所以称它们为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的症状
大家知道,正常怀孕后,原来按月来潮的月经停止,子宫逐渐增大停经4~5个月时还可感到胎动,听到胎心。而葡萄胎就不同了,可表现为:
☆停经后阴道流血。流血发生在停经后2~4个月,为不规则的反复出血,量可多可少,偶尔在流血时可带出葡萄状的水泡。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流血不多的病人,千万不要自认为是一般的先兆流产而盲目保胎,可能会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早孕反应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要及时就诊。
☆子宫异常增大腹痛,因滋养细胞增生绒毛水肿,所以子宫体增大较快,从而引起子宫异常增大和腹部胀痛。当出现流血后,也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子宫大于正常停经月份是葡萄胎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葡萄胎患者的子宫都异常增大,有的恰好符合停经月份,甚至小于停经月份后者是因葡萄胎退化变性、停止发育的缘故。
☆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卵巢呈囊性增大,这是由于葡萄胎产生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剌激了卵巢细胞发生黄素化,而形成囊肿,称之为黄素囊肿。
☆少数患者早期既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表现,也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征象。
☆血、尿中HCG升高,葡萄胎时,滋养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的HCG,故血液中的HCG浓度大大高于正常怀孕的妇女。
☆B超检查,正常怀孕5~6周时,B超可见到圆形的妊娠囊、像小豆芽似的胎芽和规律波动的胎心。而葡萄胎时却没有这些征象,只见到增大的子宫内充满强光点和囊性无回声区,有人将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冬天满天飘舞的雪花,即“落雪症。
葡萄胎的诊断
葡萄胎的诊断并不难。一经确诊,首先要清除宫腔内的葡萄胎组织,一般采用吸宫术。葡萄胎组织完全清除后,应每周进行定量监测血清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一个较稳定的亚单位),直至有3~4次正常值,正常情况下8~12周恢复正常。以后3个月每半月监测一次;均正常后,应每月监测一次至少半年;第二年起改为每半年一次,共随访2年。随访内容除每次必须监测HCG外,应注意有无阴道异常流血、咳嗽、咯血及其他转移灶症状,并做妇科检查,盆腔B超及X线胸片检查也应重复进行。需要提醒的是,葡萄胎处理后应避孕2年,避孕的方法最好用阴茎套或阴道隔膜,宫内节育器可混淆子宫出血原因,含雌激素的避孕有促进滋养细胞生长作用,故不宜采用。
如此严密随访的原因是怕葡萄胎的恶性变。葡萄胎在清宫后8周HCG水平持续高于正常,或一度下降后又升高时,排除残余葡萄胎、黄素囊肿和再次妊娠外,要考虑有发生恶变的可能。结合B超和X线胸片检查,如果发现滋养细胞组织已侵入子宫肌层或已有肺等部位的远处转移,则可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在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为防止葡萄胎恶变,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
葡萄胎高危患者
什么样的算是高危患者呢?
◆年龄大于40岁;
◆葡萄胎排除前HCG水平异常升高;
◆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
◆葡萄胎清除后,HCG水平持续高或下降到一定水平后不再下降;
◆出现可疑转移病灶;
◆没有条件随访者。
引起葡萄胎恶变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葡萄胎的恶变呢?目前尚不清楚,医生们经过对大量病例的总结,只是找到了一些线索,主要有:
★年龄越大葡萄胎恶变的机会越多。
★怀孕次数越多,恶变机会也越多。但也有人认为孕次与恶变无关。
★子宫增长越大,表明滋养细胞的增生越迅速,恶变的机会也越多。
★刮除的葡萄胎小水泡越多,恶变的几率越高。
★葡萄胎清除后,HCG转阴的时间越长,恶变的几率越高。
★病理细胞学检查,滋养细胞增生程度越高,其恶变的几率越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