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贴敷治疗处方_子宫脱垂膏药秘方

养生之家导读: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出,称为子宫脱垂,中医称为“阴挺"。

一、概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出,称为子宫脱垂,中医称为“阴挺"。

多因分娩时用力过度,或产后过早体力劳动,以致脾虚气弱,中气受损而气虚下陷;或因禀赋虚弱,孕育过多,房劳伤肾,以致络脉损伤不能维系胞宫,而成阴挺。

二、辨证

主症为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咳嗽、走路时加重,有下坠感,腰骶酸痛。兼见子宫脱垂,状如鹅卵,劳则加剧,小腹下坠,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舌淡苔白,脉虚弱者,为脾虚;子宫下垂,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而弱者,为肾虚。

三、贴敷治疗处方

1.升宫药膏(《中医脐疗大全》)

主治:子宫下垂。

处方:升麻、枳壳各等量,小茴香、丁香适量,黄酒适量。

用法:诸药共研末,以黄酒调和如膏备用。用时取药膏如蚕豆大2块,脐中、子宫穴各贴1块,纱布盖之,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1次,病愈方可停药。

2.五倍子散(《中医外治法》)

主治:子宫脱垂。

处方:五倍子10g。

用法:焙干研细,掺黑膏药中。贴脐。

3.升宫方(《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主治:子宫脱垂。

处方:红蓖麻叶250g,硫黄粉6g,五倍子30g,生油少许。

用法:将前2味药共捣烂,煨暖,先将五倍子用水煎,洗净患处。用药棉拭净,再用少许生油涂阴挺部。将上药分别敷于百会穴及肚脐,令患者躺下,头低脚高,待子宫收缩后,迅速将药除去。

4.升宫膏(《敷脐妙法治百病》)

主治:子宫下垂。

处方:升麻10g,枳壳15g,黄芪10g,柴胡10g,党参10g,麝香0.3g,陈醋适量用法:除麝香另研外,诸药混合研成细末,以醋调和为膏状,备用。患者平卧床上,配麝香0.15g纳入脐孔中央,再将药膏敷在脐窝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蓖麻雄黄膏(《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主治:子宫脱垂,局部糜烂红肿。

处方:蓖麻仁45g,雄黄4.5g。

用法:上药共捣烂成膏。一半贴百会穴上,另一半贴脐上,以纱布包裹,连用2~3日。

6.五倍硫乌熨(《中华自然疗法》)

主治:阴挺。

处方:五倍子12g,硫黄、乌贼骨各30g。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填于脐中。上覆毛巾,以熨斗熨之,每次3040分钟,每日2~3次。

7.水仙花瓣(《子母秘录》)

主治:妇女阴挺。

中国贴敷治疗学。

处方:水仙花瓣、红糖各适量。

用法:捣极融烂,敷患处。

【古代文献选录】

子宫脱下:蓖麻子仁、枯矾等分为末,安纸上托入;仍以蓖麻子仁十四枚研膏,涂顶心即人。盘肠生产方同。(《摘元方》)

集案疗妇人产后阴下脱方,取蛇床予一升,布裹炙熨之。又疗阴中痛。(《外台秘要》)。

【点评】

贴敷治疗阴挺有一定的疗效。本病根据临床证候特点,分别补虚,举陷、固脱、补中气、补肾气等。药物选择可分为三组,一为升阳举陷之品,如升麻、枳壳等;二为补中益气之品,如人参、黄芪;三为解毒收湿敛疮之品,如五倍子、乌贼骨、硫黄等。水仙花可祛风消肿,活血调经。贴敷穴位多以督脉、任脉、足少阳经穴为主,如百会、气海、维道、子宫等。

治疗期间应避免负重,下蹲过久,应禁房事。避免重体力劳动,经常保持大便通畅,要配合控制感染、慢性咳嗽、便秘等病症。除贴敷治疗外,还要重视局部熏洗护理及卫生保健,必要时可手术修补治疗。

养生专题

中老年女性怎样冲洗阴道
中老年女性怎样冲洗阴道
冲洗阴道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卫生习惯,对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下面问您介绍中老年女性怎样冲洗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