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进入围绝经期以后,常产生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变,往往产生悲观、忧郁、烦躁不安、失眠与神经质等表现,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性格及行为改变。这些变化是与她们生理上的变化及家庭、社会和工作上的变化密切相关。
围绝经期的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心理疲劳、焦虑、悲观、个性行为的改变和性心理障碍五个方面。
1.心理疲劳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长期的精神负担,会发生心理疲劳。她们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处理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以及对事业和家庭的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似乎总在忍受一种精神痛苦的折磨,感到生活得很累。
2.焦虑
终日或间歇地无缘无故焦虑紧张,心神不定,或无对象、无原因地惊恐不安。有多种自主(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不适感。坐立不安,搓手跺脚是焦虑症常见的鲜明特点。
3.悲观
抑郁悲观,情绪沮丧。对围绝经期之后常有的一些症状顾虑重重,怀疑自己的疾病非常严重。言行消极,思维迟钝或喜欢灰色的回忆,即回忆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事。
4.个性行为的改变
这些改变表现为敏感、多疑、自私、唠唠叨叨,遇事容易急躁甚至不近人情。无端的心烦意乱,有时伤感,有时又容易兴奋,在单位和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往往不协调。
5.性心理障碍
因在围绝经期遇到了月经紊乱、阴道炎、性交疼痛等表现,许多妇女对性生活产生了消极心理,误认为女性的围绝经期就是性生活的终止期。有些妇女甚至认为“绝经”就是“绝欲”。这种心理障碍压抑了妇女正常的性生理需要,加重了性功能障碍,不但使性生活过早终止,而且容易造成夫妻相互冷淡、疏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