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围绝经期是指40岁左右开始出现内分泌、生物学变化与临床表现,直至停经后12个月.
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卯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而刺激内膜生长,月经永久性停止来潮。判断绝经需在停经12个月,且年龄已40岁以上,方可称绝经。
绝大多数妇女在绝经前经过一个过渡时期,从周期规则的有排卵月经,逐渐过渡到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或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逐渐减少.最后达到绝经。
从月经开始改变,即临床、内分泌及生物学上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迹象,至最后一次月经前的阶段称为绝经过渡期,平均持续4~5年。
绝经后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月经期开始,一直到生命终止的整个过程.包括老年期,绝经年龄个体差异较大,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我国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肥胖、曾用甾体类避孕药等妇女绝经较晚,抽烟、绝经前生活中发生过重大事件、消瘦等妇女绝经较早。
处于围绝经期的子宫应该如何,呵护呢?
有如下两点要注意:
1.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问题
同绝经期女性还能生育吗?从绝经过渡期到绝经后妇女的生育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妇女的生育能力降低,直至最终丧失其生育能力:健康育龄妇女的生殖概率为1/4.进入同绝经期后生育率明显下降.但仍有受孕机会通常认为。妇女的生育高峰年龄为25岁,生育力在30岁就开始下降,到35岁时生育能力下降50%,45岁下降95%,47岁时活产率为0.01%。
所以,此时期的妇女还是要坚持避孕,不然,就有可能出现婆婆和媳妇同时当孕妇。
2.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方法
由于此阶段仍有怀孕的机会.因此,要坚持避孕,只要没有不适及其他副反应,宫内节育器要到绝经后1年再取除此之外,屏障避孕和短效避孕药也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短效避孕药.过去认为,40岁以后妇女服用甾体避孕药会增加心脑血管血栓及乳房癌等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由于雌激素有增加血清HDL,降低LDL,以及防治骨质丢失等作用,如果妇女不吸烟,也无其他对心血管不良因素的存在,口服避孕药的价值比危害要大得多:所以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为围绝经期妇女理想的避孕方法,既可预防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又能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性生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