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是床要舒适。首先,床的宽度和长度适宜,使人有足够的伸展余地。单人床至少要有100厘米宽,双人床至少要180厘米宽。长度比人身高长20厘米即可。另外,床要软硬适度,软的程度要达到躺着时不窝到床中间,硬的程度要达到使髋部、肘部和肩部不感到疼痛。
睡觉时不应穿太多衣服。这是因为衣服扭着和拧着时易使人做噩梦。
卧室墙壁的颜色要柔和。人们普遍认为,某些颜色如鲜红色和明黄,可以使人睡眠时脉搏加快。这是应该避免的。
尽量减少睡室内的灰尘。地毯以及其他织物容易扬起灰尘来,因此,卧室内的地上不应铺满地毯,室内不宜摆设其他织物的装饰。
不要把花和其他植物放在卧室内。医学上早已证实,人对植物有不同程度的过敏,而这种过敏则影响睡眠的质量,重则令人无法入眠。
卧室的温度不宜过高和过低。专家们建议,最佳温度应保持在19℃~20℃。如果温度超过24℃的话,人就会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容易熟睡。当然,被子如果厚的话,温度得作相应的调节。如温度低于18℃的话,容易做噩梦。
要保持室内的干湿度。北方冬季,屋内有暖气的时候,要注意保湿;南方夏季室内易潮,要注意除湿。
卧室里不要有亮光。也有例外,有些人在睡觉时习惯于有亮光,因为他们害怕屋里漆黑一团。
保持室内的安静,减少噪声的干扰。可是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却能在吵闹中安然熟睡,这种现象还无法解释。
单独就寝。同享一张床或同住一个卧室的人无疑是要相互影响的,比如鼾声、磨牙声、动作等等都会影响睡觉的质量。
现代人讲究办事效率,就应该讲究睡眠的科学性。有些人往往就忽略了这一点,该休息时不休息,一误工作,二误健康。科学告诉人们:晚上9~11点,中午12~1:30,凌晨2~3:30,这几个时间入睡最佳,这时入睡,能取得最好的睡眠质量。究其原因,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即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人们入睡后,首先步入的是慢波睡眠,持续时间一般在8~120分钟;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维持时间在20~30分钟;此后又回到慢波睡眠;接着,再悠悠地转入快波睡眠。整个睡眠期间,反复转化4~5次。越接近觉醒,慢波睡眠相对缩短,快波睡眠相对延长。人们可以从慢波睡眠或快波睡眠直接来到觉醒状态,却不能从觉醒状态直接跳到快波睡眠而入睡。因此,要使机体很快地进入慢波睡眠,就应该尽量避开人体昼夜生理上的3个兴奋期:早上9~10点,晚上7~8点,深夜11:30~12:30。此时人体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情绪激昂,是不利于机体转入慢波睡眠的。相反,晚上9~11点,中午12~1:30,凌晨2~3:30,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进入甜美的梦乡。
中老年人怎样才能睡得香呢?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应该能睡得好了。
①养成正常的有规律的工作、生活和睡眠习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睡眠的时候睡眠,在大脑中形成规律,即生物钟规律。这样,一到睡眠就能毫不费劲地睡着了。
②养成做事拿得起且放得下的习惯,抛弃烦恼才能安然入睡。很多人失眠的原因就在于做事情放不下,或是急于求成,或是心事重重,忧这虑那。结果,在睡眠时安不下心来,造成失眠。
如果躺在床上想着烦心事,就会难以入睡。睡觉前花30分钟想清楚,然后把烦恼抛在脑后,轻松上床睡觉,不要将床作为烦恼、生气的地方。
③在临睡前不过分用脑,不作剧烈的体育活动。避免大脑过于兴奋,静不下来。临睡前2小时,散散步,听听轻音乐,有利于睡眠。
④日间加强体育锻炼和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这样,一是可以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增强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能力;二是使人有一种累的感觉,促进睡的速度。
⑤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晚餐过饱和饥饿都不利于睡眠。因为这样会不断地刺激胃,信号传向大脑,使某些脑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睡眠。另外,规律的定时定量饮食,有助于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从而对睡眠有帮助。
⑥临睡前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茶或咖啡之类的饮料,也不要喝过多的饮料或流汁。烟、酒、茶和咖啡等会刺激大脑,使大脑不容易进入抑制状态。而饮服过多的流汁,会使小便量增多而使起床次数加多,这样也不利于再次入睡。
⑦白天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容易失眠的人,尽量不要睡午觉。使人一天活动下来有一定的倦意,利于睡眠。
⑧临睡前要用温水洗脚,有条件的应该洗温水澡。这样,对脑形成一个良性刺激,容易入睡。
⑨睡眠要注意姿势。最好朝右侧睡。俯卧和向左侧睡会压迫心肺,影响心肺功能,结果会减缓脑用氧的新陈代谢。
⑩实在睡不着,可以暂时服安眠药,但不要常服,更不要成为习惯。要知道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安眠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失眠有不同的情况,到底服用哪种安眠药合适,一定要遵医嘱。另外,建议采用中药类的安神药。
⑩如果长期失眠,就要用积极的方法治疗,自我催眠就是一种。
![]() |
|
---|